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: jht (痞子蔡) 看板: StoryNet
標題: 【亦恕與珂雪】〈12.4〉
時間: Wed May 19 01:33:13 2004
珂雪射出悲傷這枝箭後的三個月,我租了一輛車,開車到東部。
在花蓮附近,見到一大片油菜花田。
我不禁停下車,在這片金黃色的世界裡徜徉。
這就是珂雪那幅“天堂”的畫裡所呈現的景象啊。
我忘記所有的追求和悲傷,覺得又重新活了過來。
天空突然下起大雨,我一時之間忘了車子停在哪,
剛好看到附近有座房舍,便跑了過去,在屋外的簷下躲雨。
那似乎是一座莊園,有三四間簡單的磚瓦房,院子是一大片綠草地。
草地上擺放了二三十顆巨大的石頭,被人工雕鑿過。
我四下一看,屋外立了個小招牌,說明這是一座石雕庭園。
「年輕人。」一位看來六十多歲蓄著灰白長鬍子的老先生撐傘走過來,
「進來躲雨吧。」
看他面帶微笑,態度又很親切,我便點點頭說:『謝謝。』
我們一起撐傘走到庭園中的涼亭,他收了傘,說:「喝杯茶吧。」
我坐了下來,感覺頭上有雨,抬頭一看,涼亭的屋頂只覆蓋茅草,
於是大雨穿過茅草,在涼亭內形成幾股水柱。
我挪了一下位置,躲開雨柱,接過他遞來的熱茶。
涼亭外的大雨雖然傾盆,但涼亭內的老先生正燒著水沏茶。
我覺得溫暖而寧靜。
他問我從哪裡來?做什麼的?我據實以告。
然後說:『如果這座涼亭讓我來蓋,一定不會漏水。』
他聽完我的話後哈哈大笑,笑聲非常爽朗,像熱情的年輕人。
老先生一面喝茶,一面開始告訴我他的故事。
原來他是個素人石雕師,沒受過正統藝術學院的洗禮。
年輕時為了生活,不管工作性質,前後做過幾十種工作,但都做不長;
後來終於在石雕的世界裡,找到自己。
「我剛開始做石雕時,常潛到海裡找石頭。」老先生說。
『為什麼?』我很疑惑,『山上到處是石頭啊。』
「海裡的石頭更堅硬。」他說,「石頭愈硬,雕鑿的難度愈高。這樣在
雕鑿的過程中,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。」
我發覺他年紀雖大,身體也看似孱弱,但眼神中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。
雨似乎停了,他看了看涼亭外,說:「我帶你四處看看吧。」
『嗯。』我點點頭,站起身。
我們經過一間屋子,只見滿地都是壞掉的鐵鎚和鑿子,我很震驚。
右手拾起一隻沉重的鐵鎚,鐵製的部分已因反覆的撞擊而彎曲。
我心裡琢磨著,這要經過幾千次、幾萬次的用力敲打才會如此啊。
「有時我會覺得,跟我的石雕作品相比,這些才是真正的創作。」
老先生淡淡地笑了笑。
老先生的石雕作品都隨意擺在屋外的草地上,沒有多餘的裝飾。
「反正是石頭,也不怕日曬雨淋。」他笑著說。
他的作品似乎都以中年婦女為主,而且都呈現圓潤與堅毅的感覺。
他說那是他母親的形象,一個典型的台灣農村婦女,樸實而健壯。
有一件作品則明顯不同,它比較像年輕女子,而且石頭形狀像蠶豆,
使她看起來像是懷抱著某樣東西,或某個人。
最特別的是,她的眼睛朝上,左眼被鑿空。
由於剛剛下了雨,鑿空的左眼內蓄滿了水,風一吹,水面揚起波紋。
『這個作品很特別,它叫?』我問。
「柔情萬千。」他回答。
「原先雕鑿時,並沒打算把左眼鑿空。但後來鑿左眼時,覺得鑿壞了,
乾脆把左眼鑿空,就變成現在這樣了。」他說。
這個作品讓我目不轉睛,我的雙腳牢牢釘在地上。
「平時看來沒什麼,但只要下了雨,鑿空的眼睛內便會有水,看起來
還真像眼波的流轉。」他笑著說,「喜歡這個作品嗎?」
『非常喜歡。』我點點頭,『而且石頭是那麼堅硬的東西,但這件作品
竟然能傳達一種柔軟的感覺,很厲害。』
「哈哈哈……」他突然發聲狂笑,一發不可收拾。
我很疑惑地看著他,他停止笑聲後說:「有人說了相同的話。」
『是嗎?』
「三天前,有個女孩開車經過,那時也是剛下完雨。」他說,
「她和你一樣,停在這件作品前很久,然後說了跟你相同的話。」
『是這樣啊。』
「她應該是學藝術的,還畫了一幅畫送我。」
我心跳微微加速,然後問:『她開什麼樣的車子?』
『紅色的車子。』他笑了笑,接著說:「廠牌我不知道,我沒什麼錢,
對車子沒研究。』
『我可以看她的畫嗎?』我的聲音有些顫抖。
他點點頭,走回屋內,拿出一張畫,遞給我。
這幅畫很忠實地呈現柔情萬千這件石雕作品,鑿空的左眼內水波盪漾,
畫中女子的眼波便轉啊轉的,顯得含情脈脈。
女子的外緣畫了些線條和陰影,使她看起來像躺在一張極柔軟的床上,
而這張畫紙,就是柔軟的床。
雖然我已經三個月沒看見珂雪的畫,但我對她的畫太熟悉了。
沒錯,這是珂雪的畫,我的眼眶開始濕潤。
『她……』
我一出口,便覺得聲音已沙啞,而且哽在喉嚨,無法再說下去。
「年輕人。」他微微一笑,「慢慢來,沒關係。」
我擦了擦眼角,說:『她還好嗎?』
「她很好。」他說,「不過她跟你一樣,看起來很悲傷。」
我覺得剛剛應該失態了,平靜一會後,又問:『她有說什麼嗎?』
「我們坐著說。」他又帶我走回涼亭。
「她說……」老先生又開始燒開水,「快樂是向外的,悲傷是向內的。
正因為悲傷,所以讓她看清了自己。」
『嗯。』
「她覺得自己可以在畫裡表達很多情感,唯獨對人,她還不會表達。
所以她要不斷地畫,一面化解悲傷,一面學習表達對人的情感。」
『嗯。』
「但她畫了三個月,悲傷依舊,直到看見那件石雕,她才領悟。」
『她領悟了什麼?』
「她必須先把自己鑿空,才能蓄滿柔情。」
『鑿空?』
「嗯,她是這麼說的。」
『什麼意思?』
「我也不清楚。」他笑了笑,「她只說她想要畫一幅畫,讓這幅畫能夠
裝滿她對那個人的感情。」
『嗯。然後呢?』
「沒有然後了。她跟我說聲謝謝,就走了。」
『喔。』我很失望,低著頭不說話。
我覺得已經打擾他很久,而且雨也停了,便起身告辭。
他陪我走到門口,突然說:「對了,我有告訴她,要她早點回去。」
『她怎麼說?』
「她說她畫完那幅畫後,就會回去。而且她會讓那個人看到這幅畫。」
『是嗎?』
「嗯。」他點點頭。
我說聲謝謝,轉身離開時,他又說:「別擔心,她會回去的。」
『嗯。』
「她是為你而畫的,所以你一定會看到那幅畫。」
『你怎麼知道?』
老先生又開始發聲狂笑,笑聲暫歇後,說:「我是個石雕師,我連石頭
的感情都看得出來,更何況是人的感情呢。」
我臉上微微一紅,笑了笑,便離開那座石雕園。
開車回家,心裡覺得有些踏實。
我不必再像無頭蒼蠅四處找珂雪,只要安心等待即可。
【亦恕與珂雪】〈12.4〉 By jht.
留言列表